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天堂与地狱 #277

277.婴孩或小孩子

277.婴孩或小孩子的纯真不是真正的纯真,因为它不是内在形式的纯真,只是外在形式的纯真。然而,人仍可从它获知何为纯真,因为它从孩童的脸蛋、某些动作、牙牙学语闪耀出来,并感染身边的人。它之所以不是真正的纯真,是因为孩童尚无内在思维,不知何为良善,何为邪恶,或何为真理,何为虚假,而这种知识是思维的基础。因此,他们没有自己的深谋远虑,也没有什么打算,因而没有邪恶的意图。他们尚未通过爱自己、爱世界获得自我形象;也不将任何东西归为己有,而是将自己所得的一切都归于父母。他们满足于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几样小东西,并乐在其中;不为衣食忧虑,不为将来担心。他们不关注世界,也不贪恋世界上的许多事物。他们爱自己的父母、保姆、小伙伴,和他们天真无邪地玩耍。他们愿意被引导,听话,顺从。

他们因处于这种状态,故将一切事物作为事关生命的大事来接受;所以他们有合适的习惯、语言、初步的记忆和思维,只是不知这些天赋来自何处;其纯真的状态便充当了接受并吸收它们的媒介。然而,如前所述,这种纯真是外在的,因为它唯独属于身体,而非属于心智。事实上,他们的心智尚未成形,因为心智是理解力和意愿,以及由此而来的思维和情感。

我从天堂被告知,孩童尤为主所眷顾;他们从至内层天堂接受流注,那里就有流经他们内层的纯真状态;当它流过时,他们的内层唯独被纯真感染;因此,纯真表现在他们的脸蛋和某些动作上,变得显而易见。正是这种纯真深深感染父母,产生被称为舐犊之情的爱。

注:孩童时期的纯真并非真正的纯真,真正的纯真居于智慧(1616, 2305—2306,, 3494, 4563, 4797, 5608, 9301, 10021节)。孩童时期的良善不是属灵的良善,而是通过真理的植入产生(3504节)。然而,孩童时期的良善是一个媒介,聪明由此被植入(1616, 3183, 9301, 10110节)。若没有孩童时期的纯真良善,人将成为野人(3494节)。凡心智在孩童时期所吸收的,似乎都成为人本性的一部分(3494节)。

天堂与地狱 #46

46.再者,所有处于

46.再者,所有处于相似良善的人,即便以前从未谋面,也能认识彼此,就像世人认识自己的亲朋好友。这是因为,来世只有属灵的亲属、血缘和友谊关系,因而只有诸如源于爱与信的那类关系。有时我被恩准看到这种关系,当时我在灵里,因而从肉体退出,与天使相伴。然后,我发现其中有些天使在我看来,似乎从小就认识;而有些天使似乎根本不认识。似乎从小就认识的天使都处于与我灵的状态相似的状态,而似乎不认识的天使则处于不同的状态。

注:在天堂,一切亲密、关系和联系,以及血缘关系都来自良善,并取决于它的一致和不同(685, 917, 1394, 2739, 3612, 3815, 4121节)。

属天的奥秘 #684

构成天堂的社群 6

构成天堂的社群
684.天堂有三层:第一层是善灵的居所,第二层是天使灵的居所,第三层是天使的居所。一层比一层内在和纯粹,以致它们彼此完全不同且相互分离。每一层天堂,无论第一、第二还是第三层,都分为无数社群;每个社群都由许多个体构成,他们以其和谐一致可以说构成一个人;所有社群又一起构成一个人。社群在性质上照相爱和信主的不同而彼此不同。这些差别数不胜数,以至于就连它们最一般的属都无法计算。即便最小的差别也以最完美的秩序被排列,从而以完美的和谐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,共同的整体则有助于个体之间的一致性。因此,每个个体都为全体的幸福做出贡献,而全体对每个个体的幸福也做出贡献。所以,每位天使和每个社群都是整个天堂的一个形像,可以说是一个微型天堂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